【
儀器網 時事聚焦】近年來,作為一項大眾化的文化活動,廣場舞頻頻出現在公園、廣場和小區,但隨之而來的噪聲污染卻成了周邊居民的心頭之患。為有效解決這一城市管理難題,切實規范廣場舞活動,普陀區以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、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等集中整治專項工作為抓手,積極打造“廣場舞一件事”應用,利用數字賦能強化監督,破解廣場舞噪音擾民難題。普陀區“廣場舞”噪聲治理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《中國噪聲污染防治報告(2023年)》噪聲污染防治優秀案例。
一是全域化構建“動態感知”體系。以城區公園、廣場、步行街、小區周邊等為基底,通過限區域、限時間、限音量的管控措施統籌廣場舞團隊管理,形成規范、自律、自管的良性管理模式。同時,建立全覆蓋的廣場舞噪音監測體系,實時采集噪音數據,實現廣場舞噪聲24h動態監管。目前,普陀區已選定49處空曠區域作為廣場舞活動地點,共設置噪聲自動監測點21處,覆蓋主城區人口密集小區50余個,惠及居民10萬余人。
二是智慧化打造“一網統管”模式。率先在全省創新打造“浙里辦--廣場舞一件事”應用,搭建“申請備案”“噪音投訴”“噪音監控”三大管理模塊,實現對廣場舞業務受理、審核、投訴、處置、辦結等全流程閉環管理。同時,提升“線上”投訴查處時效,申請備案響應和投訴處置反饋時長不超過1個工作日,投訴處置響應時長不超過2個小時,投訴處置完成率確保達100%。該應用上線以來,用戶使用訪問量達12萬多次,已有41個團隊1388人進行了備案。
三是自動化構筑“快查快處”機制。通過智能噪音監測設備數據采集、智能分析,設置廣場舞噪聲預警臨界值,一旦監測數據超過設定的閾值就會自動預警,同一個點位15分鐘內預警超過3次,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執法“訂單”。同時,運用網格化管理模式,構建起執法人員、街道社區及職能部門之間的“快查快處”模式。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在接到執法“訂單”后,第一時間聯系網格隊員進行處置,追蹤申請、投訴過程、處置時間大幅縮短,由原來的40分鐘到現在最快10分鐘之內就能處理完成一起案件,案件處置時長縮短60%以上。
原標題:舟山市普陀區以“三化”破解噪聲擾民難題,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